動物肽蛋白質是維持動物正常生理功能,發揮生產性能的重要營養物質,人們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過去一直認為動物采食的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降解為游離氨基酸后才能被動物直接吸收利用。后來的一些試驗發現,使用氨基酸純合日糧或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糧,動物并不能達到最佳生產性能。又經大量的研究發現,蛋白質降解產生的某些肽和游離氨基酸一樣也能夠被吸收,而且與游離氨基酸相比,肽的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吸收率大等優勢。動物能吸收的肽,主要是由10個以下氨基酸殘基構成的寡肽,尤其是小肽(二肽、三肽)。本文主要就動物對寡肽的吸收機制及其營養與生理作用作一綜述。
肽的吸收機制
Newey和Smyth(1960)研究發現,甘氨酸二肽可以完整的被吸收,為肽可以被完整吸收的推斷提供了論據。此后人們對肽在動物體內的轉運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發現了動物小腸粘膜上存在著肽轉運載體。Fei等(1994)、Dantzig等(1994)分別成功克隆了這些載體,至此人們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證明了寡肽尤其是小肽確實可以被動物直接吸收利用。
單胃動物對肽的吸收主要是由小腸粘膜上皮細胞來完成的,即主要在小腸中進行,其吸收機制可能有多種,目前已有證據證明的主要有以下幾種:l)具有pH依賴性的 H+/Na+交換轉運體系(Webb等,1992)。肽轉運的動力,來源于質子的電化學梯度:質子向細胞內轉運產生的動力驅使肽向細胞內運動。這樣肽就以易化擴散的形式進入細胞,引起細胞漿的PH下降,從而活化Na+/H+通道,H+被釋出細胞,細胞內的pH恢復到原來水平;然后 Na+/K+ ATP酶再將 Na+泵出胞膜,此過程需要消耗ATP。2)谷胱甘肽(GSH)轉運系統(Vince。im,1989)。GSH的跨膜轉運可被Na+、K+、 Li+、 CaZ+、 MnZ+激活,其中受 CaZ+的影響最大。該系統的膜外最適PH值為7.5,而且GSH轉運載體具有底物專一性,即只能轉運GSH。這可能是由于GSH在生物膜內具有抗氧化的功能,故該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webh等(1992)認為動物體內存在不依賴Na+濃度、不消耗ATP的肽轉運體系。